您当前的位: 首页 > 区域经济 > > 内容页

拾味睢宁|一只羊,在睢宁到底能吃出多少花样…

来源:睢宁县广播电视台 2023-07-08 21:00:53

食色生香,睢宁味道。

《拾味睢宁》

每周六晚,我们与同样热爱美食、


(资料图片)

热爱生活的您一道,

穿梭于睢宁的大街小巷,

拾得珍贵的味道宝藏,品味小城里的人间烟火。

最近的天气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没雨干烤,有雨清蒸!因为,三伏天即将到来!别叹气!这可不是坏事,进入三伏天,就意味着伏羊节也开始啦!

伏羊节是在具有彭祖文化内涵的徐州民间食俗的基础上总结创制的节庆,于每年传统农历初伏之日开始,至末伏结束。伏羊,即伏天的羊肉。

在烹饪界,彭祖为公认的祖师爷。彭祖何许人也?是北方大帝颛顼的玄孙——一位卓越的“烹调大师”。他做的野鸡汤特别鲜美,皇帝品尝后大加赞扬,并把彭城(今徐州市附近)封赐给他。历代奉他为我国饮食营养学的始祖。

彭祖时代,徐州地区普遍有食羊之习俗,彭祖创造的“羊方藏鱼”正是那个时代羊菜烹饪技艺的升华。这道菜,也成了“鲜”字的由来。

《汉书》有云:“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百姓吃羊肉的历史至少有两千年。宋朝之前,宫廷宴席上大都以羊肉为主。从汉字构造看,从“羊大”为“美”的审美判断,到“鱼羊”为“鲜”的美食追求,再到“食羊”为“养”的养生理念,无不隐含着先人对羊肉美食的追求和羊肉烹饪的感悟。

“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伏天吃羊的习俗,既暗合“天人合一”的质朴养生观念,也含有科学成分。其一,山羊经春夏两季饲养,膘肥肉嫩,宰杀后肉味醇厚,膻味小,汤汁鲜美,宜食用;其二,三伏天人体内有积热,食用了加有辣椒油、米醋和香菜的羊肉汤后,全身大汗淋漓,可驱走五脏积热。

睢宁人对于羊肉的喜爱也是近于痴迷。邀三五好友,找个馆子,吃羊肉喝啤酒,快哉快哉!所以,在睢宁的大街小巷,羊肉馆比比皆是。

睢宁人食用的羊肉大部分是本地的白山羊。因为睢宁白山羊是全国著名山羊良种,历史可追溯到汉代,由当时的“下邳仙羊”驯化选育而成,皮薄骨细、肌肉丰满、瘦肉率高,且肉质细嫩、鲜美味纯,营养丰富。

有了独特的食材,勤劳的睢宁人也发挥了聪明才智。羊肉烤、涮、煮、炒、炖等每种烹调方式中,都能派生出许多做法,每种做法都有不同的风味。烤羊肉串、凉拌羊肉、葱爆羊肉、绿饼炒羊肉、烧羊杂、烧羊脑、烧羊脸肉、清炖羊头、烩羊肉、涮羊肉…… 总有一款,是你的最爱。

一审丨薛莉

二审丨李璇

三审丨张思考

监制丨刘砾

关键词: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方数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